家禽糞便和其含氮化合物是一個潛在污染物,在水中會造成水質優養化、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污染,在空氣中有揮發之氨氣及酸性沉積等問題。因此,以營養策略減少家禽糞便的氮排放,對維持乾淨的環境是重要的,可減少家禽排泄物中的氮含量並防止氨氣被釋放到環境中,因而大幅減少氨氣排放達50%,其關鍵是飼糧配方的設計,包括符合家禽胺基酸的需求以及纖維的添加等蛋白質營養。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組成,家禽利用蛋白質維持生命所需和產蛋。成熟的家禽沒有蛋白質貯存機制,所以飼糧中蛋白質超出家禽需要時會被分解並利用作為能量來源,同時多餘的氮被排出體外。飼糧蛋白質減少2%,可降低的氮排泄,同時氨排放減少可達24%。如要進一步減少飼糧蛋白質量,可以添加合成胺基酸方式,使必需胺基酸平衡。
纖維營養
研究評估蛋雞飼糧不同纖維來源對氨排放的影響,結果顯示纖維均能減少蛋雞糞便氨排放,其可能原因可以歸因於兩個因素︰ 1. 纖維提供腸道後端細菌需要的能量,此端細菌利用尿酸的氮作為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2. 細菌代謝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糞便pH值,將氨 (NH3)轉變成銨(NH4+),而銨的揮發性較小。 減少氨排放有助於減少雞隻常見的健康問題,例如腹水、胃腸道刺激、呼吸道疾病、接觸性皮膚炎及腳灼傷等。飼養上減少這些問題要結合理實務,例如使用奶嘴飲水器、適當的飼養密度、良好的通風及使用吸水良好材質的墊料等。
飼料成分
產蛋雞飼糧添加大豆殼、粉頭或玉米酒糟(DDGS)可減少了氨排放總量和糞便氨排放率達50%。這結果一樣歸因於尿酸的氮轉成微生物蛋白質,微生物產生揮發性脂肪酸增加,糞便pH降低,將氨(NH3)轉變成較能溶於水的銨(NH4+),因此能減少氨的排放。
飼料加工
飼料的加工處理會影響養分的利用和氣體排放。例如,細粉碎飼料增加飼料顆粒表面積,消化酵素更容易分解飼料,提高養分利用率。飼料徑大小從1,000微米減至600,增加5%-12%乾物質和氮消化率,減少糞便中20%-24%的氮排放。然而,過度粉碎會導致腸道蠕動和健康問題,打成粒狀飼料也有好處,製粒過程會增加密度,降低飼料成分分離和飼料粉塵,並減少處理、運輸和儲存過程的損失,因採食時會減少料浪費,故亦會增加飼料的轉換效率。此外,製粒過程之熱處理會破壞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消化率。
飼料添加劑
有一些添加劑可以添加到飼料中將氨分開或隔離。這些添加劑是沸石的一種,具多孔或格狀結構的礦物質,用於飼料中會吸附糞便中的氨,止它被排放到空氣。此外,酸化飼糧可以減輕氨造成的問題,如添加石膏 (CaSO4) 或苯甲酸鈣,或者降低飼糧電解質平衡等。酸性飼糧會產生酸性的糞便,使氨轉變成較水溶性的銨,因而不容易散發到空氣中。另一種方式來緩解氨產生的問題是抑制尿酸酶在家禽糞便微生物中的 性,以卵黃抗體添加在家禽飼料中是抑制尿酸酶活性的一種可行方式,但其技術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分期飼養
分期飼養是依不同生長階段配製更能滿足家禽胺基酸和其他養分需求的飼糧,從而減少飼料的損失和養分的排泄。在一個研究中,分期飼養減少氨排放達16%。在過去,這種做法尚未實際應用,因為由於飼料加工作業限制,大多數飼料公司生產肉雞飼糧不會超過4期、火雞飼糧不會超過6期,然而,近年來有的公司已經能夠生產達17個不同期的飼料,能將營養不足和過度降至最低。
儘量減少飼料和水浪費
如果飼料槽飼料太滿,高度太低,或設計不當,家禽會浪費大量的飼料,在這種情況下每增加1%的飼料浪費,可增加1.5%的糞便氮排放,同時增加氨排放率。因此,飼料槽應設計使家禽不易將飼料槽內的飼料撥出,如此,飼料槽高度應調整使飼料盤上緣與家禽頸部同高,飼料盤飼料只裝滿25%。禽舍水分太多也會導致過多的氨排放和不良的空氣品質,為了改善此一問題,奶嘴飲水系統應能有效控制水的攝取和浪 費。另外,飼糧含抗球蟲藥物時常發現會影響代謝使糞便水分含量偏高,原料組成改變以適應用藥期間腸道微生物相活性的改變,或可克服問題。
結論
總而言之,飼糧粗蛋白質含量應降低,飼糧配方應以胺基酸需要為主,而不是以粗蛋白需求。另一個好處是減少蛋白質量與減少水分攝取,為過量蛋白質需要水去代謝。如果飼糧蛋白質含量下降了3%,將降低 8%的耗水量,換句話說,會有較乾燥墊料,水分減少,空氣中的氨亦較少。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編譯自World Poultry 2016, 32: 21-22)(林義福 編譯)